中美俄会费没交齐,联合国秘书长发声:先废除五常一票否决权?
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2:49    点击次数:181

9月12日的联合国大会上,气氛格外凝重。一份涉及巴勒斯坦命运的议案被提交表决,最终获得142个国家赞成、10个国家反对。这一场合恰逢联合国成立80周年,本应是个庆祝的时刻,却因为分歧而蒙上阴影。

让大会气氛更沉重的,还有秘书长古特雷斯的一封信。他点出了两个让人难以乐观的现实:

第一,不少会员国长期拖欠会费。因为资金紧张,联合国预计在2026年将削减超过15%的常规预算,约5亿美元。这意味着可能要裁掉2600多个岗位,一些维持和平、人权保障、可持续发展等核心项目也会受到冲击。

展开剩余75%

第二,古特雷斯直言安理会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,尤其是五个常任理事国掌握的“一票否决权”。这一提法可谓触及联合国最敏感的神经。

事实上,联合国正在遭遇建组织以来最严重的信任危机。冷战初期,安理会决议约有七成能被执行,如今执行率已不足四成。很多国家拖欠会费,实际上也是一种“用钱包投票”的抗议。截至目前,仍有六十多个国家未缴清会费,其中包括中、美、俄三大国。美国欠款最多,高达15亿美元;俄罗斯因制裁付款受阻,但仍努力寻找途径;中国则明确表示会按财政计划在年底前缴清。

与此同时,安理会在现实问题上屡显无力。乌克兰问题上,俄罗斯多次动用否决权,挡下所有不利提案;加沙问题上,阿拉伯国家呼吁停火,却被美国一票否决,继续为以色列行动“开绿灯”。否决权的滥用,使安理会从维护和平的“安全阀”,变成大国博弈的“绊脚石”。

古特雷斯提出,至少在涉及种族屠杀等严重危机时,应该限制否决权的使用。谁投反对票,就必须在联合国大会上公开解释,接受监督。这实际上代表了许多国家对现有秩序的不满。像印度这样的新兴大国,早已对1945年的规则心怀不满,长期呼吁改革。

然而,改革难度极大。《联合国宪章》规定,任何改革必须经安理会通过,而且五常不得反对。也就是说,特权要不要被削弱,最终还是由特权拥有者自己决定。否决权对五常而言涉及核心利益,美国明确表示,它是保护自己及盟友的工具;俄罗斯则视其为安全保障;中国虽然很少动用,但在台湾、南海等关键问题上也绝不会妥协。

联合国安理会最初的设计,就是承认大国的特殊地位,把可能的冲突拉到谈判桌上。这个机制能维持运转,正是因为大国有特殊权力。真要动否决权,恐怕连联合国自身的稳定都会受到威胁。

古特雷斯高呼改革,更多是敲响警钟,提醒世界:如果联合国继续边缘化,失去话语权,就可能失去存在的意义。中国的态度则是支持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声音,但强调必须通过协商一致,不能强行推进。印度、日本、德国等国则积极争取否决权,把它视作进入权力核心的门票,但彼此竞争和与现有大国的利益冲突,让改革阵营更加分裂。

总的来说,五常谁都不愿放弃手中的权力,但任何一个国家也无法承担联合国“失效”的后果。改革既难推进,又不可能彻底废除,注定会长期卡在僵局中,成为全球治理艰难前行的缩影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下一篇:没有了